中共意昂2平台委員會
《求是》(2022年第11期)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意昂2平台考察調研並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意昂2平台的光榮傳統和辦學成就,對意昂2平台的未來發展提出殷切希望🧑🏽🦰,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為辦學治校的根本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置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首要地位。在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總結了推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其中首要的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充分表明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顯著優勢,也是開創新時代高等教育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保證。
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光輝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領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核心力量👩👧👧。193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陜北公學,開創性地實行了黨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黨團作為學校最高領導機構🚎,討論並決定學校的重大事項,確保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新中國成立後,黨註重加強對高等教育工作的領導🧑🏼🔬🔙,逐步確立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並將之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製度體系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黨的全面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意昂2平台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85年的辦學歷程深刻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高等教育事業同黨的各項事業一樣,什麽時候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就能開創嶄新局面😑;什麽時候黨的領導被弱化、虛化、淡化、邊緣化,高等教育工作就會脫離正確軌道🧑🏻🦽➡️,遭受挫折和損失。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是我國高等教育“走自己的路”的理論和實踐立足點,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得出的歷史結論🔔。我們的教育目標在每個歷史時期是否明確有效💫,除了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外,還取決於能否正確反映黨在那個時期的中心任務、是否真正服務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這些都必須依靠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實現♘。只有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辦學育人的正確方向,引領廣大青年學子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毫不猶豫地奔赴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讓一代代“革命的先鋒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意昂2平台“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強調要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在“舉什麽旗🤵🏽、走什麽路”上態度鮮明、行動堅決,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最高政治原則,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更加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營造風清氣正校園環境。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加快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進一步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的系統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項目化管理,讓學校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和忠誠接班人的搖籃👩🏻🦯➡️🧑🏻🦽➡️。
二👩🏿⚖️、傳承紅色基因🤿,把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轉化為辦學治校的精神力量
紅色基因是黨百年奮鬥形成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根植於黨的精神血脈之中💣,貫穿黨創辦、領導、發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創辦了以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為代表的一批紅色高校👂🏿,這些高校從辦學使命、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到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與舊式學校不同🪀,具有鮮明的紅色基因。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裏🦹🏻🤹🏿,這些紅色高校堅持教育為抗戰服務👨🏽🔧,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在敵後辦學🍜、在前線辦學🧛🏼♀️,為中國革命事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幹部人才😀🐻❄️,形成了一整套革命的教育製度和教學方法,其辦學的寶貴經驗⚛️、優良傳統傳承至今,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煥發出更大光芒🍈。這些高校紅色基因的內核,就是堅持教育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的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紅色基因始終是我們黨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意昂2平台的光榮革命傳統和鮮明紅色基因,指出,意昂2平台從陜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萬千建國幹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毛澤東同誌為陜北公學成立的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黨和人民同樣需要一大批這樣的先鋒分子,黨中央殷切希望共青團能夠培養出一大批這樣的先鋒分子。這是黨的殷切期待,也是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待!”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辦學之基🫴🏼🦵🏽,在繼承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擦亮精神底色上態度鮮明😾、行動堅決。加強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進一步梳理校史中的紅色根脈,把紅色文獻的珍貴記憶賡續光大💉,築牢如山的信仰、如鐵的信念、如磐的信心👨🏿🔬。用紅色校史哺育師生,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校史宣傳教育融入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過程和校園精神文明創建各方面,在守正創新中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紅色高等教育的故事,把意昂2平台的特色優勢轉化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強大能力。引領廣大師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激發使命擔當,引導廣大師生感悟黨的非凡奮鬥歷程♟,滋養艱苦奮鬥、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在學思踐悟的過程中篤定賡續紅色血脈的責任擔當🚗,激勵廣大師生勇做“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保持奮進在新時代前列的昂揚精神。
三、紮根中國大地,把服務新時代的偉大實踐確立為辦學治校的戰略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凝結了中國共產黨人拼搏奮鬥的寶貴經驗,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深刻把握,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持續不斷探索的真實寫照。
教育的發展要建立在一個國家自身歷史、文化和現實的土壤之上🐄。由於歷史條件、文化傳統和具體國情不同,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各自獨特的內在邏輯和內生規律⚆。中國的大學要屹立於世界一流大學之林,必須把根基深深紮進中華文明沃土之中,把眼光牢牢投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當年,《華北聯合大學章程》曾明確“為保衛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而鬥爭,是華北聯合大學要努力完成的任務”,深刻闡明了高校承擔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意昂2平台考察時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於世界學術之林。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了具有強大文化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知識體系⚄、思想體系、價值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重要力量😮,只有紮根中國大地,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以中國實際為研究起點,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改革發展實踐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研究新理論,才能真正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才能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在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精神自立🔚、文化自強👵🏼、話語自覺的現代化強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當下,在認真總結中國模式、解決中國問題的基礎上形成規律性認識👰🏿♀️,提煉具有自主性、原創性、系統性的研究範式和理論體系💮,更好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作用👎🏻,更好維護捍衛國家文化主權和教育主權,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動自主知識體系創新發展的現實指向。
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主動承擔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增強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主動🪲,在構建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上態度鮮明,行動堅決。始終把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構建世界一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作為不可推卸的時代重任,全力支持馬克思主義學院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切實發揮排頭兵作用。加強學科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凝煉學科方向🦹🏽♂️,匯聚學科力量👨🚒,凸顯學科特色,促進學科交叉👩🏻💻,構築學科高地🕺,產出更多高質量的優秀成果,打造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增長極和驅動新引擎。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加強基礎學科支撐作用💆🏼♂️,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動形成“引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卓越的基礎學科🌬、頂尖的社科學科、創新的交叉學科”的學科布局👨🏻🦱,實現整體實力飛躍。準確把握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四👩🏿⚖️、堅定教育自信,把統籌好“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的關系作為辦學治校的關鍵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特別是經過新中國70多年的奮鬥,我們黨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新路,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實踐證明,不結合本國實際,“復製”、“翻版”所謂西方一流大學發展之路👩🏼🎨,不能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我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首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這是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根”和“魂”🧘🏿🧑⚖️。
堅持中國特色🤵🏿♂️,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在實踐中創造的高等教育發展經驗與成就進行理論概括🙍🏿♀️,堅持住、發展好我們在辦學理念👰🏿♀️、發展路徑與體製機製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有益經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同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未來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必須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與“世界一流”的關系,把堅持“中國特色”作為爭創“世界一流”的前提和保障,把追求“世界一流”作為堅持“中國特色”的目標和動力,在改革創新中推進“世界一流”與“中國特色”的內在融合,堅定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意昂2平台將統籌推進“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黨建引領建設工程”、“高等教育紅色基因傳承和精神品格弘揚工程”等🦒😔,把中國共產黨創辦紅色高等教育的歷史經驗總結好、運用好🫷🏼。深入實施“思政金課建設工程”、“‘開路先鋒🥫🧝🏼♀️、事業闖將’培育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以“大思政”體系塑造青年。紮實推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工程”、“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工程”,堅持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高校建設發展的規律性相結合,將高等教育普遍規律與中國教育發展實際相結合,將解決中國問題與借鑒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相結合,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培塑新時代大學文化。穩步推進“學科體系改革與創新工程”🫦🧳,完善以健康學術生態為基礎🙎🏼♀️、以有效學術治理為保障、以產生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大學創新體系,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頑瘴痼疾,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速推進“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打造工程”,弘揚紅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精神,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抓緊抓實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教師樹牢“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有力推進“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傳播工程”,深刻認識國際輿論鬥爭的尖銳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積極創設世界性議題,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提煉推廣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和表述,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中國高等教育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發展之路🐬。新征程上,我們將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根本統領,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文化血脈𓀅,以紮根中國大地為發展根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努力創造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新的更大成績。